芜湖芝麻开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接芜湖本地网站建设,关键词优化,网站推广等网络业务。
首页 > 芜湖 > 正文

加快建设示范区,芜湖确立目标!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 时间:2023/2/5 21:35:04
浏览:

大江资讯记者从市科技部门获悉,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我市已出台《芜湖市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是:

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围绕十大新兴产业推动成果转化、培育未来增长点。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全链条转化机制,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活力和效率,努力打造新思路的试验地、新事物的生发地、新产品的首发地,为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提供科技支撑。

《实施方案》提出:

到2025年,芜湖综合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水平跻身长三角城市前列。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

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00家以上,每年引进60个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芜转化成果;

转化科技成果12000项以上,打造300个左右示范应用场景,2025年当年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450亿元以上。

《实施方案》将重点聚焦:

发挥领军企业作用、解决企业技术需求、满足企业服务需求、推动成果落地应用,实施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技成果捕集、技术市场培育、科技成果产业化四大行动。包括建立科技型企业链式培育机制、支持企业研发成果转化、优化人才团队落地扶持机制,建立企业技术需求挖掘机制、建立科技成果动态捕捉机制、深化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开展科技服务链延链补链、建设科技大市场,建设孵化创新园区、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推进场景应用示范等。针对四大行动,《实施方案》还配套贯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的支持政策。对企业购买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的,按技术合同成交额给予企业和技术经理(经纪)人、中介服务机构奖励。对高层次人才团队携科技成果落户芜湖的,给予资金补贴、办公场地、人才奖励、税收优惠、应用场景开放、三新产品推广等全方位的配套支持。据悉,目前全省百强高企我市占19家,全省研发投入双百强企业我市占39家。

2022年,芜湖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49.7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48%,跃居全省首位;

登记科技成果1835件,同比增长150.3%;

39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5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均创历史新高;

新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5家、高新技术企业326家,净增数均为历年之最。

▍记者:王世宁 冯光宇

▍编辑:叶荔

Tags标签: 芜湖

旅游

更多>
  • 安徽有个“低调”的古镇,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香古色却鲜少人知

    运漕古镇位于含山县境内,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这里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因此知名度较低,但正是这种低调和宁静,让这座古镇得以保留了原始的风貌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

  • 黄山区:黄山脚下的“长寿村”

    走进黄山北麓耿城镇沟村村,巍巍黄山北海群峰耸峙于南,境内山环水绕,阡陌纵横,村庄整洁,村内的古街、古桥、古树平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矗立在村口百岁广场的百岁坊,更是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驻足观看,百岁坊目前成为沟村的地标性建筑。

人物安徽芜湖:暑期出游“热” 景区赠送“哈哈伞”
人物芜湖3景区入选“安徽网红打卡地”
人物芜湖·昆山首届白茶采摘节暨映山红观赏季开幕

芜湖

更多>
  • 全市新能源充电桩数量已达3.2万多个

    芜湖市加快推动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布局不断完善。据市相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自用、专用及公用充电桩在内,全市新能源充电桩数量已达3.2万多个。其中,公用充电桩方面,2022年以前(含2022年)全市仅有2030个公共充电桩;2023年新建2322个公共充电桩;2024年新建2115个公共充电桩;2025年预计新增1943个,实现了公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县(区)、乡镇的全覆盖,基本形成主城区“10分钟充电圈”。据介绍,这些并不包括市场上各个企业零散建立的充电桩。

  • 芜湖:机器警犬首“上岗”助力“五一”安保

    5月1日上午10时许,镜湖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民警叶礼成和同事带着机器警犬来到古城景区。随着叶礼成的操作,机器警犬挺直"腰板",神气十足地跟随民警踏上巡逻之路,它行进时"哒哒哒"的脚步声,加上不时扭动的腰身和头部,模样可爱,迅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芜湖校警共建“无人机应用研发中心”
芜湖“鸠兹科创湾”2025芜湖政采应用场景发布会召开
芜湖DeepSeek在湾沚区政务服务中心上岗服务!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