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芝麻开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接芜湖本地网站建设,关键词优化,网站推广等网络业务。
首页 > 芜湖 > 正文

芜湖“两利用”成果集中亮相安徽秸博会

来源:大江晚报 - 时间:2022/8/22 16:31:47
浏览:

“2022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于8月19日至20日在合肥举办。

在安徽芜湖展厅(如图),中联农机、瑞驰兰德、德邦大为、中科感知等芜湖市相关企业充分利用博览会交流平台,“广”觅商机,亮出各企业产业优势,集中展示芜湖市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成果(简称“两利用”成果)。

科技融入产业 秸秆变废为宝

“我们是利用秸秆纤维变成生物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企业。”来自芜湖的安徽大航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保指着展台上的“单糖”展品说,秸秆“单糖”经过发酵后变成乳酸,乳酸再经过聚合反应变成高分子聚乳酸材料。聚乳酸塑料是环保、无毒、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作为超市方便袋、一次性吸管、塑料袋、餐盒等很多用完即弃产品的原材料。这些成品如果放在土壤几个月后,便可在土壤里自行降解,变成水和二氧化碳。

李俊保还介绍说,聚乳酸材料还可以做成聚乳酸纺织纤维,可制成衣服。

在芜湖馆,记者了解到,南陵县科硕秸秆加工有限公司将秸秆变废为宝,该公司将秸秆制成环保餐具、拖鞋、梳子等。

芜湖建成国内首条自动化秸秆肥料化生产线

来自芜湖的安徽瑞驰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材料的秸秆肥料化系列产品,在生产工艺上取消了传统翻堆发酵占地耗时的环节。

安徽瑞驰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永峰告诉记者,“我们建成了国内首条自动化秸秆肥料化生产线,利用公司独有的高酶复合微生物技术,不需要经过几十天的发酵,仅用3个小时,就可以将秸秆变成生物有机颗粒肥”。接下来,公司还将继续扩大秸秆肥料化生产线的产能。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48%

记者了解到,芜湖市常年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约180万吨,可收集量约130万吨。2021年全市农作物秸秆收集量134.33万吨,利用总量为122.88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1.48%,其中产业化利用量占农作物秸秆利用总量比例达到45.02%。

截至2021年底,全市建有秸秆年利用量超过500吨的规模化企业54家。预计2022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2%,其中产业化利用量占比超过50%。

秸秆综合利用装备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在本届博览会上,还设有芜湖市秸秆综合利用装备产业集群展区。展区展示有水稻有序抛秧机、圆草捆打捆机、履带自走式方草捆打捆机……

记者了解到,目前芜湖已实现水稻收获机、秸秆粉碎机、机械化还田机、打捆机、生物质制料机、制肥机械等秸秆综合利用装备的规模化生产与推广应用,形成以中联农机、瑞驰兰德、德邦大为、瑞丰农牧、斯高德、特种农业装备研究院、中科感知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

品种齐全的秸秆暨粪污综合利用装备产业集群。芜湖市秸秆综合利用装备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20余家,年产值突破100亿元以上,为实施“机械强农”行动打下坚实基础。

9家专业型企业携26款产品亮相农机新品展

在此次博览会举办的农机新品展上,来自我市安徽斯高德、德邦大为、芜湖多加农业、安徽春风农机在内的9家专业型企业携26款产品亮相农机展。

“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小型微耕机的优点就是劳动强度比较低、安全性比较高、操作简单,在山区、丘陵地区特别受消费者欢迎。”安徽春风农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许维告诉记者,公司研发的水旱两用四驱微耕机等系列产品,主要用于茶园、果园或者狭小地块的旋耕、除草、开沟、培土、施肥等方面。公司的产品填补了国内山区丘陵和设施农业经济作物小型农机的空白,并出口东南亚、非洲、中东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代农机产业发展迅猛

记者获悉,近年来,芜湖市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大力发展高效、智能、复式作业机械。

截至2021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28万千瓦,拥有各类农机具82.6万台(套),建成高标准农田226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23%。芜湖现代农机产业发展迅猛,规模以上企业104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形成以中联农机为龙头,其他整机、配套企业为支撑,拥有完整农机产业布局的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大江晚报记者 王叶华 文/摄


Tags标签: 安徽秸博会

旅游

更多>
  • 安徽有个“低调”的古镇,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香古色却鲜少人知

    运漕古镇位于含山县境内,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这里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因此知名度较低,但正是这种低调和宁静,让这座古镇得以保留了原始的风貌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

  • 黄山区:黄山脚下的“长寿村”

    走进黄山北麓耿城镇沟村村,巍巍黄山北海群峰耸峙于南,境内山环水绕,阡陌纵横,村庄整洁,村内的古街、古桥、古树平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矗立在村口百岁广场的百岁坊,更是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驻足观看,百岁坊目前成为沟村的地标性建筑。

人物安徽芜湖:暑期出游“热” 景区赠送“哈哈伞”
人物芜湖3景区入选“安徽网红打卡地”
人物芜湖·昆山首届白茶采摘节暨映山红观赏季开幕

芜湖

更多>
  • 全市新能源充电桩数量已达3.2万多个

    芜湖市加快推动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布局不断完善。据市相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自用、专用及公用充电桩在内,全市新能源充电桩数量已达3.2万多个。其中,公用充电桩方面,2022年以前(含2022年)全市仅有2030个公共充电桩;2023年新建2322个公共充电桩;2024年新建2115个公共充电桩;2025年预计新增1943个,实现了公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县(区)、乡镇的全覆盖,基本形成主城区“10分钟充电圈”。据介绍,这些并不包括市场上各个企业零散建立的充电桩。

  • 芜湖:机器警犬首“上岗”助力“五一”安保

    5月1日上午10时许,镜湖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民警叶礼成和同事带着机器警犬来到古城景区。随着叶礼成的操作,机器警犬挺直"腰板",神气十足地跟随民警踏上巡逻之路,它行进时"哒哒哒"的脚步声,加上不时扭动的腰身和头部,模样可爱,迅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芜湖校警共建“无人机应用研发中心”
芜湖“鸠兹科创湾”2025芜湖政采应用场景发布会召开
芜湖DeepSeek在湾沚区政务服务中心上岗服务!

合作单位